版本 :
錄音帶
1. 香港華星版
2. 大陸引進版上盒
3. 大陸引進版下盒

CD
1. 香港華星版
2. 台灣滾石單碟版
3. 新加坡版
4. 2002香港正東再版
5. 2005香港新世紀復黑版
6. 2011香港年新世紀HQCD

錄影帶
1. 香港版

LD
1. 香港版

VCD
1. 2002香港首批長版
2. 2002香港第二批短版
3. 大陸引進版

DVD
1. 2002香港版
2. 大陸引進版



2017年1月底,朋友突然傳來訊息叫我幫另一個朋友在yahoo拍賣場買這張新加坡版,而且是全身未拆的,因為賣家設定了帶有劣評的買家不能下標,於是我就幫了他,之後把賣家的聯絡給你這位朋友,然後順口叫他問賣家有沒有多的賣,沒想賣家竟然還有多兩張,這樣我們三個人都有機會各擁有一張了。


又因為賣家想在某一個地鐵站交收,而剛巧是我老家附近,這個周末回老家便順便由我來和賣家交收。


順利交易,看一看封底便知是否新加坡版了!


果然是。


不過外袋都帶點歲月的痕跡了,我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這張碟都已經放了二十年了吧,我明白怎樣也會帶點風霜。


當時她加盟這間許生的製作公司,香港由華星發行,台灣由滾石發行,當時沒想過她的碟也會在新加坡發行並且印製新加坡版呀,而原來新加坡版,看封底的資訊大概是這間公司自己親自發行,一般人大概不會在乎,但儲版本學的歌迷們,收藏這樣少了一個logo的版本,很在乎很重要的。


實物圖 :


原包裝封面


封底


開封


原包裝的膠袋,黏貼袋。


除去外包裝後的封面,設計與香港初版一模一樣,digipak加側標。


封底


唱片資訊印有Singapore字樣。


公司logo則只得一間。




「側標」正面


「側標」的背面,印上曲目和發行資訊。


這其實該歸類係側標嗎?


設計的問題,曲目的最後一首歌被摺到這裡了。






除去側標後的digipak封面。


當年覺得這樣的包裝又特別又精美,當年就是大部份CD還是膠盒裝的年代。






打開P2 & P3


發現P2有點奇怪,看過港版的人大概覺得這裡有點古怪。


立刻發現原來如此!


原來新加坡版是新印一個坡版的紙套包著香港版而已!




P4 & P5


P6 & P7


P8 & P9


P10 & P11


P12 & P13


P14 & P15


P16 & P17


P18 & P19


P20 & P21


P22 & P23


P24 & P25


P26 & P27


P27同時是CD1的紙套。


P28 & P29


P30 & P31


P32 & P33


P34 & P35


P36 & P37


P37同時是CD2的紙套。


P38 & P39


不過,這個設計最大弱點是如果太大力就會裂開。


封底




Disc 1碟面




內圈︰CD-27-1156 (DISC 1) 02,無ifpi碼,那裡壓片已經查無實據了。


Disc 2碟面




碟面印有Singapore字樣




內圈︰CD-27-1156 (DISC 2) 01,無ifpi碼,那裡壓片已經查無實據了。




掃瞄圖 :





















































https://c1.staticflickr.com/5/4531/27047243929_0a9626a81d_b.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塵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